IPO舆情 | 太美医疗盈利遥遥无期:持续亏损近16亿,毛利率也连年大降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太美医疗盈利遥遥无期:
持续亏损近16亿,毛利率也连年大降
3月7日,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新了招股书上会稿。3月15日,一个每年消费者记忆深刻的权益日,太美医疗将迎来上会大考。
从2021年12月末递表科创板至今,太美医疗已经熬过了近15个月。首发上会进程是否得偿所愿或许只是一方面,更为迫切的是,太美医疗的烧钱模式还将持续多久?其盈利能力遥遥无期能否兑现?这显然是至关重要的难题。
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太美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3.14亿元、4.66亿元以及2.4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62亿元、-4.99亿元、-4.79亿元以及-2.2亿元,三年半总亏损15.6亿元;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3亿元、-2.67亿元、-5.05亿元及-2.2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较快。
报告期内,太美医疗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5.59%、39.62%、35.63%及33.31%,毛利率下降系受到医药市场营销解决方案、数字化SMO解决方案及临床运营服务的毛利率下滑及负毛利率影响。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合计金额分别为4.85亿元、6.28亿元、6.19亿元及3.14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0.52%、200.24%、132.69%及127.36%。

汕头超声IPO:经销商销售真假难辨
股东为何年年急于分红?
公开消息显示,汕头超声拟冲刺创业板IPO上市,上市委将于3月17日审议其首发事项。公司计划募资3.11亿元,拟用于医用成像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工业无损检测系统研发项目、便携式DR系统研发、产业化及市场建设项目和创新基地建设项目。
据分析,汕头超声目前主要存在经营业绩下滑、经销商销售真实性存疑,以及创业板属性不足等问题。
据公开资料及招股书信息显示,2021年度,我国政府提出了“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指引,开展了以公立二、三级医院扩容为主导的医疗新基建。既然医院要进行扩建,自然是要新增很多医疗设备,对于以医用超声设备为主营业务的汕头超声,这项政策无疑是极大利好。
然而根据汕头超声体现在报告期的财务数据结果来看,公司医用超声类产品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92亿元,相较于2020年的2.19亿元,同比反而下降了12.07%!基于此,我们不禁发出疑问: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为何汕头超声相关产品的销售却反而下滑?同行竞争对手的表现又是如何?

千亿赛道爆发在即!
夫妻档“收废品”,干出一个IPO!
由于国内动力电池大规模应用的时间不长,回收行业仍是一片蓝海,虽早期涌入了一批淘金者,但符合“标准”的企业并不多。截至目前,全国仅有80余家企业被列入符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白名单。
今天笔者带大家来了解这其中一家——上海西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于2021年11月进入第三批白名单。据公开信息,西恩科技近日向深交所披露了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拟登陆创业板,融资8亿元,其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由4.85亿元增长至15.5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78%,归母净利润由负转正。预计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19-21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30%左右;归母净利润盈利1.2-1.4亿元,同比下跌20%左右。
可以发现,公司2022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分产品来看,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硫酸镍,其销售金额逐年增长,不过占比由2019年的80.19%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46.60%;而三元前驱体收入占比由1.35%波动升至16.84%;碳酸锂收入占比由0.17%升至29.36%,其他产品和服务收入占比均不高。

两年已三次!315前夕蜜雪冰城又被北京消协点名,IPO恐折戟
315前夕,北京消协于3月13日通报,部分餐饮服务企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连锁茶饮蜜雪冰城有门店赫然在列,原因是擅自拆除工用具消毒水池,为此涉事门店被警告,并暂停线上经营活动。这是近两年蜜雪冰城至少第三次被北京消协通报,此前的问题包括未按要求进行信息公示、消毒设施不合格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蜜雪冰城的IPO恐也已折戟。
早在今年初,一则“餐饮连锁被列为‘红灯行业’”的消息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有消息人士称,监管部门将对核准制下的主板申报进行行业限制,涉及餐饮连锁、白酒、防疫、学科培训、殡葬、宗教事务等。
与此同时,还有消息称蜜雪冰城已经撤回上市申请。不过彼时蜜雪冰城对媒体回应称:“公司的上市工作正常推进中,暂时没有接到任何相关通知。”

大叶工业IPO:叶氏兄弟共用商号却分别推园林企业上市,存大额信托“踩雷”到期未兑付
近日,园艺用品生产商宁波大业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登陆主板上市。
2022年上半年,大叶工业总计销售喷洒系列、连接件系列和水管车系列产品分别约1559.79万件、880.26万套和78.08万个,但同期产能利用率仅分别为62.51%、59.98%和78.09%。
事实上,除了2021年,报告期内其余年份公司各系列产品产能利用率均维持在70%-90%之间,并不太饱和。
此外大叶工业还计划募集资金8000万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资金,但从招股书来看公司长短期债务情况均大幅度好于同行业其他可比公司。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9.75%、20.1%、19.4%和16.77%,要远低于可比公司平均的40%-50%之间。
因此,大叶工业日常拿出大量资金进行理财,报告期内公司委托理财收益分别为279.83万元、777.31万元、993.54万元和175.88万元。而大叶工业的理财主要分为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两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现有的大额信托均存在无法全部收回的风险。

易点云IPO:三年亏损超10亿
雷军、俞敏洪扶不起的独角兽?
日前,易点云提交IPO招股书,拟赴港上市,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这是易点云第三次递表,此前公司于2022年2月28日,9月9日两次递表港交所。
易点云是一家以订阅方式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办公IT服务企业。通俗解释就是出租电脑、IT办公用品等,公司背后有雷军、俞敏洪等人的投资。
第三次冲刺港交所,易点云还是摆脱不了亏损的泥潭,2020年至2022年,易点云的收入由8亿增至13.7亿,但同期分别亏损8844万、3.48亿、6.12亿,累计亏损10.5亿。
易点云作为办公IT综合解决方案的头部企业,先后获得8轮融资,可谓独角兽明星企业,但为何雷军、俞敏洪都扶不起易点云呢?

国货美妆品牌毛戈平IPO:
每赚100元对应产品成本不到19元
随着在审企业平移工作的收官,全面注册制下过渡期内“已过会未获批文”的IPO企业何去何从,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近期,号称“国货美妆的代表性企业”毛戈平IPO平移至上交所,并更新申报稿。这也意味着,毛戈平要走完注册制流程下的全部审核程序,包括上市委审议。资料显示,早在2021年10月,毛戈平便IPO过会,但却迟迟没有拿到上市批文。此次IPO平移,再走流程不知是否为无奈之举。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毛戈平在申报稿中称自己为“国货美妆的代表性企业”,但公司并未自建生产设施,产品的生产主要通过委外加工模式进行。并且,前五大外协厂商多为外资。
整体来看,毛戈平2020年至2022年主营业务成本分别只有1.47亿元、2.55亿元、2.88亿元。而毛戈平销售费用分别为3.71亿元、6.02亿元、7.86亿元,即毛戈平取得产品的成本远低于销售费用。
另外,毛戈平2020年至2022年销售费用相对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09%、42.07%、46.74%,呈上升趋势。换句来说,毛戈平每10块钱收入就需要花4块多用于销售。
